2012年8月16日星期四

監區高牆鐵窗下的心聲

監區高牆鐵窗下的心聲
  “媽媽,我後悔了,您原諒我吧。”昨天,寧夏女子監獄少年犯監區隱形鐵窗高牆鐵窗下,17歲的小童(化名),坐在小板凳上給遠方的母親寫信。這是他一年來給母親寫的第六封信,卻一直得不到母親的回音。
  小童不到兩年兩次進入少年犯監區。2010年1月4日,他入室盜竊3000多元,被判有期徒刑11個月。出獄僅僅41天,2011年1月16日,他又因入室盜竊8000多元,再度鋃鐺入獄。
  小童的牢獄生涯是黑色的,他苦苦壓抑著自己的思念之情。在夢裡他不止一次地呼喚著遠方的親人,他把思念都寫在信裡:“媽,我真的後悔了,我想變成好孩子,你來看看我吧。”
  時近春節,每每有其他犯人的家人來探望,都令小童羨慕不已。他拽拽身上的棉衣棉褲,發的;裡面的秋衣秋褲,捐的;棉鞋、日常洗漱隱形鐵窗用品,獄警給買的。
  也許我媽忙吧,他寬慰著自己。在小童幼年的記憶中,母親是一個忙碌的背影。8歲父親去世後,母親一人肩負起家庭所有重擔,種地、種菜、照顧他和妹妹。在生活的重壓下,小童被母親忽視了。繼父進門後,小童更成為家庭的“隱形”成員。“我繼父從來不跟我說話,不問我去哪、干什麼,我媽只是偶爾問我一兩次。”小童說。
  小童小學二年級輟學在家,十二三歲從平羅農村來到縣城,混跡於街頭、網吧,成了脫了線的風箏。沒錢花時,小童想到了“偷”,不想僅僅3天警察就將他抓捕歸案。
  少年犯監區教導員張曉斌說:“家庭失控失管的孩子最容易走上犯罪道路,但他們改造的效果,又和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,比如摔了一跤,如果有人扶一把,這些孩子就有可能站起來。”
  一封信寫罷,看到小童反復核對地址,小心翼翼,生怕寫錯一個字。他不知道家中的電話,他找不到媽媽和家。他像賣火柴的小女孩,在燭光裡點燃希望,在燭光裡渴望媽媽的微笑和擁抱。
  “我的新年願望是,媽媽能收到信,能來看看我。”小童說。
  張曉斌告訴,少管所裡還有70多個像小童這樣長年得不到親人探望的孩子,他們缺少的不僅僅是衣物,更缺少家人和社會的關愛和教育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