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月20日星期三
從底足怎麼鑒定瓷器
陶瓷鑒定,不外乎看器型、辨胎釉、論紋飾,了解歷史背景等途徑陶瓷,但對於現在的高仿品來說,這些特征目前都能基本達到。對初學者來說心中著急,卻不知從何著手。
突破口是什麼呢?我的體會是不妨從底足著手。各個時代、各個窯口的瓷器都帶有它們自身不同的特征,這些不同點在器物的露胎處——底足往往有許多表現。小小的底足能反應瓷器的重要特征,在它們做胚、墊燒、出窯的時候就由於胚土原料的配比不同,顯示或紅、或灰、或白的胎色;修足時因各代工藝方法有異,就產生乳丁、跳刀、同心圓、旋挖痕的不同狀況;裝窯時由於墊並或墊沙,器底也留下不同痕跡;入窯後又由於胎土含鐵元素隨水汽外泄使露胎處顯示桔黃、桔紅的窯紅色 -----
抓住這些特征綜合分析,較易找到感覺,避開假貨,發現真品。
下面簡單介紹幾種底足特征,希望對初學者有所幫助。
比如,底足中的“乳突”、“旋痕”(包括田螺紋及切削紋)、“跳刀痕”、“棕眼”、“火石紅”(窯紅)、“墊燒痕”、“湖米底”、“敲底”、“沾窯砂”等都是古瓷所留下的明顯的年代痕跡。
“乳突”為底足中心隆起如乳房突起。元代“乳突”明顯,明早期“乳突”也較大,洪武中期漸小,永樂、宣德有細小“乳突”,雖然成化弘治、正德“乳突”較少見,但到嘉靖萬歷時又出現,一直到崇禎才消失,這就是說“乳突”是明及明前古瓷的特征之一。
“旋痕”包括“跳刀痕”,在明石英末清初較為明顯,而明初時底足外壁往往有重刀斜削痕;宋時底足內壁也有旋轉半圈的刀削痕,致使中間隆起一脊梁。而在明正德時底足處往往有放射狀的田螺紋。“棕眼”(針鼻孔),康熙時底釉處往往出現大小不一的“棕眼”,疏密不均,但無論大小都能從“棕眼”中清晰地看到胎體。而光緒民國及現在仿康熙的作品“棕眼”較淺,從“棕眼”裡一般看不到胎體。
“火石紅”(窯紅石英管),明前由於胎土中含鐵量高,加溫時露胎處氧化成磚紅,甚至羊肝色。明時已較淡,但明宣德時還常見火石紅斑。直到清早期仍可見石英舟到火石紅。
“湖米底”,見於明與明前砂底大盤,由於胎中含鐵量高,燒後高溫下要通風冷卻,吹風的砂底處氧化成米飯燒焦似的片片的痕跡。
“敲底”,見於道光時鈞紅,由於其釉肥厚,流到底足處燒後與所墊物粘連在一起。為使其分開,只好人工敲開,造成底足如狗咬一般。但盡管如此,由於年代較長,所敲處一般胎色變深,且手感平滑。
“沾窯砂”,由於過去特定的燒窯工藝,往往盤碗底足沾有較粗的窯砂,如磁州窯碗底足就沾有較粗的窯砂,明清時不少盤碗等瓷器足內也沾有窯砂。
订阅:
博文评论 (Atom)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